二维码
>> 行业新闻
>>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返回首页

衢州柑橘产业的矛盾在哪,有什么对策

发布日期:(2015/5/16)   点击次数:3071
      衢州栽培柑橘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省的重点柑橘产区,被列入全国优势农业(柑橘)产业带;所辖的衢江区和常山县分别被授予“中国椪柑之乡”和“中国胡柚之乡”;柯城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势农产品(柑橘)产业带建设示范区”;“衢州椪柑”“常山胡柚”分别通过了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原产地地域保护产品认证。柑橘是衢州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年产值近10亿元,并带动加工、包装、运输和餐饮等相关产业近10亿元,以柑橘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达30多万户。2013年,全市柑橘栽培面积42000hm2,总产量达96万t,比上年增产2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椪柑65万t、胡柚20万、蜜橘10万t。目前,全市现有9家柑橘加工企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浙江天子果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每年深加工消化鲜柑橘约3万余吨;有各类柑橘选果机350多台,年清洗、选果、分级、打蜡和包装的柑橘近40万t。近几年,全市着力开展柑橘品质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柑橘专业合作社,累计建立柑橘品质提升工程示范基地70个,涉及乡镇25个、村58个、农户2万多户,总示范面积25333hm2,示范基地道路、水利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31个基地通过了出口橘园注册备案,总面积1333hm2,可出口的果品达5万t;累计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103个,入社橘农1.25万户,经营面积达2513hm2。
  衢州处于柑橘生产的北缘地带,属次适宜区。随着全国乃至全球柑橘生产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广东、广西、重庆、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的大规模发展,衢州的柑橘产业在土地、气候、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方面已从优势逐步转变为劣势,加上保守的思想观念,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柑橘正在从过去的“摇钱树”“养老树”变为广大橘农的“鸡肋树”,在“卖橘难”的年份还常常会成为政府的“忧心树”。
  1 衢州柑橘产业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1 气候条件与品质的矛盾
  根据浙江省柑橘避冻区划,衢州属于浙江中部温州蜜柑轻冻(普通甜橙中冻)区,主要应发展早熟的温州蜜柑。而椪柑是衢州市的主栽品种,产量占全市柑橘总产量的65%左右。椪柑的适栽地区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以上,年有效积温6000℃以上,达到这些条件才能丰产优质。随着温度的增高,品质劣变随之加剧,但温度偏低的地区虽然能高产,但果实较为紧密,含酸量较高,果形趋小,贮藏性增强。衢州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温度5.2℃,≥10℃的年积温为5441℃(龙游),年极端最低气温在—6.9~—5.0℃出现的频率达28%,远不及福建省的永春县(年平均气温20.4℃,1月平均温度11.9℃,≥10℃的年积温为7217℃,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9~—0.56℃)。而且衢州在椪柑果实尚未完全成熟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常常会出现低温降霜,因而不得不提早采收,严重影响了椪柑的内在品质。这是衢州椪柑内在品质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1.2 规模与效益的矛盾
  据调查,衢州市多数橘农的生产规模人均不足1333㎡,而且十分地分散,少则5处,多的达10多处。按667㎡产2500kg、1.00元/kg计算,扣除农药和肥料成本0.30元/kg,人均纯收入仅3500元(含劳动力成本),不如外出打工相对来钱容易。加上橘园分散,管理更显麻烦,很难激发橘农的生产欲望。这也是近几年全市开展的柑橘品质提升工程虽然效果明显,但难以迅速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
  1.3 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市场日趋要求农产品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甚至国际化。而一家一户分散承包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一方面因品种、品质的参差不齐不能适应大型批发市场和批发商的要求,另一方面一家一户也很难找到或者进入大型批发市场和给批发商供货,所在只能坐等中间商(贩销户)来收购。这也是全市柑橘产业化中的一个“症结”。
  1.4 贩销户利益与广大橘农利益的矛盾
  绝大多数经营者不可能会与生产者来共同分享利益。在橘农—贩销户—批发市场(或批发商)—消费者这样一个流通体系中,橘农始终处于“弱势”,贩销户的利益最大化势必导致橘农利益的最小化。这也正是在柑橘供大于求时,造成“卖橘难”的根本原因。
  1.5 品牌与价格的矛盾
  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柑橘的生产很难打响品牌。品质好的柑橘,自然收购价格应当相对较高,这对经营者而言并不一定会提高效益,很有可能还会增加经营风险。从而表现为在经营过程中着重考虑收购价格与外观质量,不会考虑优质优价。
  1.6 主栽品种与加工适应性的矛盾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当地橘农长期以来的种植习惯,目前全所产柑橘产量中,椪柑和胡柚占了90%,除了椪柑可以用来制作砂囊外,加工两个品种均不适宜其他果汁和罐头。这是在现有的品种结构条件下,很难通过加工来带动整个柑橘产业的主要原因。
  2 做强、做精衢州柑橘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衢州柑橘产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控面积、限产量、调结构、重加工、促升级”的思路,实施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柑橘四化”工程,以便将柑橘产业不断做强做精。
  2.1 大力推进产业与品种结构调整
  一是充分利用当前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政策,将因老化而无经济效益的橘园开垦成耕地。二是对海拔300m以上、易受冻区域的2000hm2橘园,改种毛竹等经济林。三是按照“易剥皮、无核、有香味、风味浓”这—世界柑橘鲜果发展的趋势,提高椪柑优质良种化比率和调整柑橘品种结构,采用高位嫁接技术,一方面是引进高接无核(或少核)和早熟椪柑品种;另一方面是适当调减椪柑面积,增加早熟、特早熟蜜柑和新优杂柑面积,逐步解决柑橘品种结构单一、销售期集中的问题。 2.2 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
  针对目前衢州市橘园栽培密度高、水利设施不配套、产业经营规模小、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等具体的薄弱环节,以村为单位,开展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建设。通过加大水利道路等设施的投入、橘园增施有机肥和组织科技服务队推广新技术,结合品种结构调整和出口果园登记注册,迅速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扩大柑橘出口基地规模。
  2.3 提高商品化处理与精深加工能力
  结合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建设,配套先进的选果机,进一步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以“天子”和“巨大”等加工企业为基础,激励加工企业以合同的方式建立适合橙汁加工的甜橙(考虑以当地甜橙为主)原料基地和适合罐头加工的中晚熟温州蜜柑原料基地,并积极开发椪柑砂囊终端产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www.nczfj.com)激励柑橘加工企业来衢州投资创办加工厂。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50%以上,精深加工消耗原料达到6%以上。
  2.4 倡导品牌化营销
  根据目前全市营销企业普遍偏小、品牌柑橘年销售量少和品牌杂乱、冒牌现象严重的实际,实施品牌战略,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国际互联网以及全国性、国际性交流活动等渠道宣传推介“衢州椪柑”,不断提高其的知名度。
  一是整合品牌,统一要求实行“××”牌“衢州椪柑”。
  二是果业企业、柑橘专业合作社等涉及柑橘经营的单位都要实行品牌化经营,要求和鼓励开展“品牌化柑橘专业乡(镇)”建设。
  三是通过节事等活动进行宣传,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招商会等,举办“衢州椪柑”推介会、品尝会等促销活动。
  四是积极发展生态型、参与型、体验型的柑橘特色产业旅游,开发柑橘专业镇观光果园特色旅游,创建生态观光果园等,将现有的柑橘产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吸引发展资金,提高衢州柑橘产业的活力,使柑橘产业在游客中树立“衢州椪柑”的良好形象,并向游客大力推介“衢州椪柑”整体品牌,进一步提高品牌宣传的力度。
  五是发挥龙头企业、柑橘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在实施品牌战略的作用,鼓励经营者积极向外传递“衢州椪柑”的品牌形象。
  六是积极发挥县(市、区)政府在品牌战略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进行质量、品牌、商标、广告和营销策略的宣传教育,要让柑橘生产、经营者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实施品牌战略上。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营造实施品牌战略的良好环境。
  七是加强柑橘包装物和包装物生产企业的管理。坚决清理和整顿全市各种包装物泛滥的现象;并且在制订政府柑橘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时要明确和体现对符合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柑橘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激励;对不符合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柑橘专业合作社不但不予以政策扶持,而且还应加以各种限制。
  2.5 着力扶持社会化服务
  村级柑橘专业合作社是实施柑橘产业品牌战略和实现柑橘产前、产中及产后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首先,要落实乡(镇)主要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民主任抓柑橘专业合作社的责任制,逐步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其次,是以“打品牌,拓市场”为主要工作目标,真正将社员的柑橘销到市场上去;再次,考虑逐步提高橘农的组织化程度及服务水平,实现农资统一供应,生产统一标准,生产技术统一指导,经营统一品牌,销售渠道畅通。
  2.6 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要做强做精衢州柑橘产业,科技的支撑作用不仅是不可或缺,而且是应该强化的。要强化科技对柑橘产业的支撑作用,首先要加强科技队伍,完善县乡村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让所有在职的果树技术推广人员能撇开一切与果树技术推广不相关的杂事和琐事,能够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果树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去;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学习受训提高科技人员自身素质的服务能力;三是科技人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柑柑橘生产技术和手段,积极开展柑橘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深入了解全市柑橘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四是加强对橘农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
  3 建议
  3.1 制定产业提升规划
  在制订《衢州市柑橘产业改造与提升规划》的基础上,市、县(市、区)及乡、镇各级政府都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橘农实施柑橘的改造提升。政府要加强对实施柑橘改造提升的投入力度,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柑橘产业发展中,同时还应加强对《衢州市柑橘产业改造与提升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与督促。
  3.2 加强产业组织领导
  市、县(市、区)政府应设立柑橘产业化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组织协调全市柑橘产业化的各项工作,主持制订《衢州市柑橘产业改造与提升规划》,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督促和对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科技示范、市场开拓、产业导向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统一实施。
  3.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出台对于加快橘园改造、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级柑橘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与精深加工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科技推广及提供优良柑橘种苗等的具体扶持政策。
  3.4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一是定期在科技推广队伍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更新培训;三是实行技术推广学科带头人机制,在项目实施、工作经费上向技术推广学科带头人倾斜,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实行科技推广问责制,建立技术服务责任制,对不作为、工作严重失误的予以问责;五是逐步改善果树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乡镇果树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检测仪器,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夏天来了鲜荔枝提早亮相 下一篇:铜川市果业局积极推广“果储贷”业务